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

  1. A

    简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 - 1980年6月7日),美国作家。

      米勒在纽约长大,《暗淡的春天》(1916)写他童年时期在纽约的生活。1924年专心从事写作。1930年到法国。《北回归线》写他在大萧条阴影笼罩下的巴黎勉强糊口的生活。《南回归线》描写早期纽约的情景。1939年访问希腊,后来发表《马洛西的大石像》(1941)一书,论述了这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重妻性。1940-1941年在美国各地旅行,写了尖锐批评美国的《空气调节器的恶梦》(1945),论述人类为机械化和商品化付出的代价。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大瑟尔定居后,受到避世运动作家的推崇。他的《在玫瑰色十字架上受刑》三部曲,由《性》、《神经》和《关系》组成,于1965年出版。两部《回归线》在美国出版后曾被指控为淫书,1964年最高法院否决了州法院的裁决。 

  2. 1

    人物经历

    1891年12月26日,亨利·米勒出生于纽约一个德裔裁缝的家庭。亨利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为了逃避德国的兵役而来到纽约的。亨利·米勒出生后不久,全家从曼哈顿搬到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居住在工厂和小商小贩中间。成长中的亨利·米勒所处的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并不优越,他也没有受过很高的正规教育。

    1909年他进入纽约市立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即放弃学业,然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水泥公司的店员、陆军部的办事员兼不拿薪水的《华盛顿邮报》见习记者、他父亲裁缝铺的小老板、电报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以及洗碗工、报童、垃圾清理工、市内电车售票员、旅馆侍者、打字员、酒吧招待、码头工人、体校教师、广告文字撰稿人、编辑、图书管理员、统计员、机械师、慈善工作者、保险费收费员、煤气费收费员、文字校对员、精神分析学家等等,有的工作他干了甚至不到一天 。

    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侧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934年,在巴黎出版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接着又出版了《空调噩梦》。

    1930—1939年生活在法国,因此对欧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他不仅立足于美国,还立足于欧洲。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了“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

    1961年,经过一场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 ,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1980年6月7日,亨利·米勒逝世,享年88岁。他的晚年生活仍保持他的“风流”特色,曾与一位年轻美貌的女演员保持了五年的“罗曼史”。在此期间,他已丧失了性能力,用“意淫”方式(他们之间写过千余封大胆淋漓的情书)来取得“满足”。

  3. 2

    个人生活

    亨利·米勒在1923年遇到他的第一任妻子琼·曼斯菲尔德,当时她是纽约百老汇的舞蹈演员,而米勒是西联公司的人事经理。米勒的第一个妻子是个钢琴家和钢琴教师,在和她离婚后,1924年米勒娶了琼,并辞职开始专事写作,期间由琼使尽浑身解数来养活两人。1928年,米勒夫妻经过长途航行来到欧洲,游历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

    1930年,米勒独自回到巴黎,穷困潦倒却精神充实,那是他日后在《北回归线》中回忆起的一段日子。1931年琼来巴黎看望他,米勒把她介绍给阿娜伊丝·宁。这两个女人立即被对方的魅力迷惑倾倒。这迷离纠缠的 激情持续到琼1932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回到纽约。当1932年10月琼再回来时,一场复杂的感情纠葛爆发了。米勒在阿娜伊丝和另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试图逃往伦敦,但在1932年12月最后的交锋中琼要求离婚,并回到纽约。离婚于1934年12月由墨西哥律师协助进行,但琼从此成了米勒心中萦绕不去的谜题。琼后来再婚,在纽约皇后区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

    阿娜伊丝生于巴黎附近的一座小城,她的父亲是西班牙作曲家乔琴·宁,1923年她嫁给了雨果,这对小夫妻1924年搬到巴黎。在巴黎她和雨果资助过好几位先锋艺术家,其中亨利·米勒跟阿娜伊丝产生了私情,通了上百封信。《文学之情》一书中收录了他们多年来大量的通信,提供了有关他们斗争的有趣资料,他们为了获得作为作家的承认和彼此关系的承认所进行的斗争。

  4. 3

    主要作品

    中文名年份中文名年份

    《北回归线》

    1934年

    《你拿ALF怎么办?》

    1935年

    《回到纽约》

    1935年

    《黑色的春天》

    1936年

    《马克斯和白细胞》

    1938年

    《南回归线》

    1939年

    《哈姆雷特1、2》

    1939/1943年

    《宇宙的眼睛》

    1939年

    《性爱的世界》

    1940年

    《马洛西的大石像》

    1941年

    《战后星期天》

    1944年

    《忠实过去的幌子》

    1944年

    《美国的艺术家》

    1944年

    《回声之神》

    1945年

    《亨利米勒杂谈》

    1945年

    《为何抽象?—谈话录》

    1945年

    《空调恶梦》

    1945年

    《永远的莫利兹》

    1946年

    《关于回忆的回忆》

    1947年

    《石榴裙下的微笑》

    1948年

    《性爱之旅》

    1949年

    《我生活中的书》

    1952年

    《情欲之网》

    1953年

    《柯利希的宁静日子》

    1956年

    《谋杀者的年代》

    1956年

    《大瑟尔》

    1957年

    《红色笔记本》

    1958年

    《重聚巴塞罗那》

    1959年

    《春梦之结》

    1960年

    《作画是再爱一次》

    1960年

    《水彩、画作和散文“天使是我的水印”》

    1962年

    《稳如蜂鸟》

    1962年

    《象亨利一样疯狂》

    1963年

    《希腊》

    1964年

  5. 4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米勒十分推崇超现实主义理论及其代言人布勒东,认为超现实主义理论是帮助他认清世界、解放真正自我的灵丹妙药,是最能准确地表现他的心声的理论武器。米勒之所以对以纽约和巴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社会进行谩骂、诅咒,是因为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机械文明令他倍感压抑。他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别指望社会、朋友、仁慈的暴君、民主政府、圣德、救世主做任何事情……每个人都认识到必须用自己的手拯救自己,没有一种政治制度,没有一种信仰会给我们提供人们死命追求的自由和正义”。

    他认为,政府是一切混乱的制造者,文明是一切弊端的始作俑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米勒用粗俗污秽的语言,对此进行猛烈攻击、坚决否定是十分自然的。而否定现实必然是为了重塑现实,重新构建一个真正的自我或超我。因此,“成为你自己!”便成为米勒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成为他拯救自己的唯一手段,这也是现代主义文学反复表现的一个中心主题。例如“北回归线”是天文学上的术语,但其英文“Tropic of Cancer”具有鲜明的双关语特质。“Cancer”既是天文学上的“巨蟹座”的意思,同时,作为一个普通名词,“cancer”又解释为“癌症”。癌症是不治之症,患者往往难逃一死。由此可见,“北回归线”是一条死亡之线,而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处在北回归线之内。作者的用意至此已昭然若揭:现代西方文明社会是个“杨梅大疮”之躯,是癌症之躯,是无药可救之躯,唯有彻底颠覆才有可能拯救其中的芸芸众生。

    米勒一贯主张拥有自我,拥有自我的精神世界。他在很多作品中着力描写在现代大都市的荒漠中,自我所感受到的痛苦与孤独,描写巨大的精神压力与愤怒的发泄,这一切都是米勒真实自我的再现。米勒本人及其作品就代表着20世纪美国人的主体意识—重现自我,完善自我,突出自我。

    艺术特色

    污秽

    米勒创作的小说,无一不是素材卑琐、语言淫秽、内容恶心、画面污秽,显示出作者具有明显的嗜丑倾向,难怪思想正统的人时常斥责其为“污秽作家”,而且是“污言秽语之王”,“文学史上最淫秽的作家”。污秽,在很大程度上因此成为米勒小说的重要特征。米勒之所以采用这种风格,这与他所追求的思想倾向与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米勒是一个思想十分丰富的作家,既受到过一批传统作家的影响,如巴尔扎克,更受到过许多反传统、反社会、具有强烈叛逆倾向的思想家和作家的影响,如卢梭、拉伯雷、尼采、布勒东等,同时汲取了多种哲学思想,如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他尤其钟爱那些具有强烈的颠覆传统、否定文明、解构现实、张扬自我的离经叛道的思想潮流,喜欢那些绝对自然,甚至是超自然的事物,并且用绝对的真诚的笔法展示现实、揭示自我的作家和思想家们。

    超现实主义

    米勒作品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最大成就是他所创作的为数众多的超现实隐喻即超现实意象。通过这些融现实与想象于一体的超现实意象,米勒描绘了一个混乱不堪、毫无意义、支离破碎、非理性的荒诞世界。同时,米勒宣称:这个世界正在衰落、分崩离析和死亡,人类需要以死亡换来新生;真正的本质的自我就是原初的自我,就是“洋葱层层剥落之后所剩下的内核”。米勒的超现实意象最值得重视和分析的是他独特的“性意象”,这不仅因为“它遍布于他的作品,增强了他的主题,具体地说,增强了他对于生活本质和原初自我的追寻”,还因为,与米勒的其他写作特点相比,它在普通读者和批评家中间引发的误解和批判最多。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与米勒的各种意象特别是“性意象”相伴相生的矛盾效果,或者说因不协调而产生的美学效果。

    不少评论家都注意到米勒的超现实意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效果,并认为米勒借此形成了自己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与米勒同时代的美国作家诺曼·梅勒认为,米勒的小说文风比福克纳的还宏大和狂放。他在论及米勒小说的丰富的意象时说:“我们只有回到马洛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才能发现如此集中的意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文体学知名学者布朗在谈到米勒语言的矛盾效果时称赞说,米勒将俗语和超现实主义成功地结合起来,将各种极端的语言、情感和思想完美地融合了起来。美国批评家威廉·戈登也注意到米勒这种在两极之间来回摆动的写作特点,他的结论是:米勒有足够的能力将污言秽语与精神追求、肉体与心智、艺术与生活等两极事物结合起来。总之,正如亨利·米勒研究专家金斯利·韦德马指出的,米勒的作品“融轶事、狂想、漫画、哲学思考、滑稽描写于一体”。可见,由超现实意象而产生的矛盾效果也是米勒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

    碎片化

    碎片化是米勒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米勒支离破碎感的主要表征。它主要体现在米勒作品中的三个方面: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故事清节。

    米勒作品的碎片化清晰地反映在叙事结构上。首先,米勒的小说几乎都缺乏一个能够将整个文本统一、联接起来的线索或者中心,比如,连贯的故事情节、统一的结构或者中心事件。

    其次,米勒的叙事并没有遵循时间顺序,虽然他的创作就整体而言或者就每部主要作品而言有个大致的时间顺序。米勒在写作中随时都会停下来,长篇累牍地讨论一些哲学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看法和批评,另外还会有大段大段的玄想。

    再次,作者米勒并无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反,他意图引导读者与之进行漫谈似的对话;或者让读者倾听他无休无止的内心独白,这些独白可能迅速演变成一个个超现实场景,也可能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或者不相关的事件或故事。

    在米勒作品的人物塑造上,碎片化也尽显无遗。正是这种碎片化赋予了他笔下的人物一种无深度感和平面感。米勒作品里的绝大多数人物会突然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也会同样突然地消失,有的甚至从此不再露面。结果是,他笔下的人物能给读者留下完整且深刻印象的不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物无论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都被米勒以夸张变形的漫画笔法呈现给读者。

    尽管米勒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但其叙事却始终有着特定的“目的”。整体看来,他的碎片化叙事构成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结构。该结构将梦幻、书目列举、逸闻轶事、甚至诅咒谩骂等各种片段融为一体,从多种角度剖析生命中特定的“点”,反复探寻特定事件的含义,从而解读自我不断演变的历史。

  6. 5

    人物影响

    在西方,尤其是英语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解禁亨利·米勒的作品,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其中包括法文、德文、丹麦文、瑞士文和日文等。人们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也日渐兴盛。作家艾略特、里德、庞德、贝克特和达雷尔等公推米勒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认为他为时代的文学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西方文学界盛赞他的叛逆,甚至封他为欧美现代文学的另一高峰。

  7. 6

    人物评价

    正是因为亨利·米勒违背了人们在审美、道德、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传统期待,所以他才有可能做出“对我们时代的文学最有意义的贡献之一”。亨利·米勒也许是“文学史上最淫秽的作家”,“使米勒在现代作家中鹤立鸡群的,是他毫不含糊地把审美功用和预言功用结合在一起的力。”(英国诗人、学者、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评)

    “今日之美国文学以他(米勒)所做之事的意义而开始,也以此而告终结。”(英国诗人、小说家劳伦斯·达雷尔评)

  8. END
1345 人气
0 喜欢
2 作品
0 句子

扫码关注小程序

微信搜索 麦子古诗歌

温馨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学习,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侵权有质疑,请向我们反馈